2024年7月18日,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,共60条,其中有5条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,值得重点关注。
(8)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。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、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、产业深度转型升级,推动劳动者、劳动资料、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,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,发展以高技术、高效能、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。加强关键共性技术、前沿引领技术、现代工程技术、颠覆性技术创新,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,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,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、生物医药、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,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。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,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、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。强化环保、安全等制度约束。
这条强调新兴技术和战略性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,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要求职业教育体系及时响应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,培养出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技能人才;要求职业院校建立灵活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,确保学生能在毕业后即具备新兴产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;要求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,推动产教融合,实现教育和生产力的同步提升。
(13)深化教育综合改革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,统筹推进育人方式、办学模式、管理体制、保障机制改革。完善立德树人机制,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,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,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,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,深化教育评价改革。优化高等教育布局,加快建设中国特色、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。分类推进高校改革,建立科技发展、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,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,加强基础学科、新兴学科、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,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。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,提高成果转化效能。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。加快构建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。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。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。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,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。
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,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。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,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。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、专门教育保障机制。推进教育数字化,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,加强终身教育保障。
这条提出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,特别提到要构建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。职业教育的综合改革是确保高质量人才输出的关键,需要更灵活的教育模式、更适用的管理体制和更完备的保障机制。
推进普职融通,需要融合不同教育类型的课程体系、评价体系,确保学生能获得均衡的教育体验,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,提升整体教育质量;深化产教融合,不仅要加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,还需要在课程设计、教学内容和实习实践中更好地体现产业需求。
(15)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。实施更加积极、更加开放、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,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,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。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,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,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、大国工匠、高技能人才,提高各类人才素质。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。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,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,深化东中西部人才协作。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、选拔、培养机制,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。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。
强化人才激励机制,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、为人才松绑。建立以创新能力、质量、实效、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。打通高校、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。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,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。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。
这条提出了建立更加积极、开放和有效的人才政策,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,而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责无旁贷。
职业院校要通过改革建立多维度人才评价体系,鼓励和激励高技能人才的发展;加强与产业的联动,打造一流的产业技术工人队伍,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;完善青年创新人才的发现、选拔、培养机制,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(26)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。营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,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。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,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,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,推动电信、互联网、教育、文化、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。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,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、资质许可、标准制定、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,支持参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。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、医疗、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。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,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,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。
这条提出扩大教育等领域的对外开放,营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,为职业教育引入国际先进教育资源和理念提供了机会。
职业院校将更容易引进国外高水平院校合作办学,提升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。同时,也要求职业院校在管理体制和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应性改革,确保能够与国际接轨,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。
(43)完善就业优先政策。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,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,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。完善高校毕业生、农民工、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,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。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,同步推进户籍、用人、档案等服务改革,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,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。完善促进机会公平制度机制,畅通社会流动渠道。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,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。
这条强调了高质量充分就业,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的重要性,职业教育作为就业的桥梁,需在课程设置和就业指导方面做出更多努力。
职业院校应加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,确保学生和各类社会群体在不同阶段都能获得技能提升的机会;职业院校可以宣传宣贯创业政策,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,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就业选择;职业院校可以与政府和企业共同合作,建立全面的就业支持体系,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和稳定性。